第101章 大婚
關燈
小
中
大
沈謠來的匆忙,走的也匆忙,春雨如酥,卻也寒涼入骨。待上了馬車,身上衣衫已然淋濕,好在她穿得多,倒也不覺得寒冷,只是濡濕之感讓人很不舒服。
坐上馬車,她撩開車簾已看不到分水亭,雨幕中的遠山近峰,亭臺金碧皆如夢境般恍惚不真實。
她平生很少欠人恩惠,如今卻不得不承認,她欠周熠寧的不止兩味藥、一個魯班鎖那麽簡單,只希望他能如她所願治好自己的雙腿,重新站起來,這便是對她最大的寬慰。
太子大婚後不及三日隨新婚妻子回門便匆匆奔赴戰場,隨行的還有武安侯及武安侯世子。
沈謠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,闔府上下俱已知曉。旁人不知寧王身份,但沈慧是知道的,乍然聽到這件事,她驚得張大了嘴巴,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。
待回門這日,見過長輩之後,便匆匆拉著沈謠詢問實情。
沈慧知道的也並不多,只是聽聞不久前敬妃入宮哭訴,說是寧王危在旦夕,太醫們都束手無策,她每日裏求神問佛,幸得白石道人指點迷津,留下四句箴言,指明要詩中女子沖喜方能救回一條命。
她從袖中摸出一張紙遞給沈謠道:“這便是那四句箴言,你看看。”
沈謠從未聽過這些,便拿起紙看了起來,只見上面寫著。
三起驚烏羽冢冢,
六分流火言危危。
青鳥不語別長安,
月滿撫缶星橋開。
原本只以為是江湖道士的胡言亂語,誰知一眼看過便覺驚詫。
羽冢冢,便是“翀”字。言危危,是沈謠的小字娓娓。
謠(謠),拆開來,就是言、月、缶。這四句裏面,有三句都提到了她。
沈翀在魏國公府時行三,沈謠在女眷裏行六。
而且後兩句,俱是說翀與謠需琴瑟和鳴,否則便有性命之憂。
“這白石道人是誰?”沈謠猜測這是敬妃為了促成二人婚事故意找人瞎編的,借了白石道人之口宣之於終。
沈慧道:“他可是大有來頭,說是國師亦不為過,只不過這人不喜功名利祿,喜歡雲游,他曾為先帝、太後,及當今聖上都批過命,且一一應驗,在民間都稱呼他為活神仙。”
“那他人呢,他是何時說的?”沈謠猶不信。
“聽說是一個月前,白石道人駕臨青雲觀恰逢敬妃為寧王祈福,便應邀入頤園為寧王算上一算,這才有了如今這四句箴言。他雖然人雲游他出,但他的徒弟還在青雲觀,且證實了敬妃之言,是以太後娘娘也同意了這門親事。”
沈慧拉住她的衣袖,言辭嚴厲道:“六妹,旁人不知道寧王的身份,難道你也犯糊塗嗎,以兄長的為人怎麽可能會同意這門親事,若非不知情,便是被人要挾了。”
事情的真相真如沈慧猜測得一般,自從成了蕭翀,失去了雙腿和光明,他便再也沒有成婚的打算,得知母親不經自己同意便定下了一門親事,來不及詢問對方是誰,便找母親對峙,他拒絕這門親事。
程氏幾番勸說無果,只得滿臉淚痕地對蕭翀說道:“這門親事你必須得應,否則母親便死在你面前。”
蕭翀仿佛被卡了脖子,拒絕的話再無法說出口。
“我之所以茍延殘喘活了這二十年便是為了尋你,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麽意思……”
程氏不住地掉眼淚,滾燙的淚水一顆顆砸在蕭翀的手背上,燙得他下意識縮手,程氏卻緊緊抓著不放,那眼淚也似流不盡,他便似在火上炙烤,煎熬的又何止□□。
“娘為你選的這丫頭也是個可憐人,她亦姓沈,閨名一個薇字,父親是工部員外郎,官職不大,先後兩位夫人,沈薇是先夫人所生,三歲喪母,又無兄弟照顧,續弦夫人先後生了兩子一女,對她很是刻薄,娘選了她,也是救她出火海。”
程氏早摸透了他的性子,知他不想連累別人,選個小官之女,倒是沒有辱沒了對方的身份,兒子的心裏也會好受些。
婚期雖然緊迫,但無論是魏國公府,還是敬妃都不想虧待了孩子,婚事籌備同樣隆重。
這麽緊的時間沈謠自是沒有功夫繡嫁衣的,況且她本就不善此道,嫁衣是皇家繡娘們夜以繼日,一針一線繡出來的。
一切都準備妥當,只等大婚這日來臨。
這日江婆婆來到魏國公府,沈謠見到她便問出了心中疑惑,“王爺可同意這門親事?”
江婆婆先是點頭後又搖頭。
“究竟是怎麽回事?”
江婆婆這才一五一十地將敬妃威脅加哄騙的手段說給沈謠聽,末了還叮囑道:“您可千萬別穿幫了。”
“他聽過我的聲音,這事兒怎麽能瞞得過去。”沈謠很不讚同敬妃的做法,但也無可奈何。
江婆婆同樣一臉愁容,“老婆子我來此便是想著要委屈姑娘暫時裝一裝啞巴,便說是發熱壞了嗓子,或是你那裏可有什麽藥吃了能讓人暫時說不了話,待事情出現轉機再恢覆聲音便是。”
漫說是敬妃了,便是沈謠也不敢冒險將自己的身份說給他聽,以他目前的心理狀態說不準真心存死志,趁人不備駕鶴西去。
沈謠道:“藥我有,但府上人可能瞞得住,韓七他……”
“韓七不久前犯了錯被王爺打發到外院,那些個暗衛也被他遣送回魏國公府,眼下府裏上上下下都被娘娘下了禁口令,日後您便是工部員外郎家的嫡長女沈薇沈姑娘。”
沈謠聽罷心中五味雜陳,韓七的事兒怕是與自己脫不了幹系。至於那些暗衛本來就是沈家的人,想必蕭翀不想再虧欠沈家。
江婆婆走後不久,沈謠便去見了祖母,將事情始末盡數告知,老夫人心中又是惱恨又是無奈,嘆氣道:“如此說來你身邊的丫頭一個都不能帶,便讓老婆子為你選些可靠的人一同陪嫁過去。”
“多謝祖母。”沈謠本就為此而來,考慮到婚後回門之事,又道:“如此一來,回門之日便要安排人演一出戲。”
臨到成婚的前幾日府內已熱鬧非凡,府上張燈結彩,宗親早早便到了,女眷更早上幾日,親友們拿來衣物收拾、鞋襪等物品為新娘添箱。晌午魏國公府作為東家自是要招待好客人,將親友按照尊貴大小,敬上八福長壽、六連高升、四季發財酒,客人們一塊兒吃吃喝喝,倒也和樂。
出嫁前一日的新娘是不能多吃多飲,整整一日她也不過是用了些配有桂圓、紅棗、花生的米粥,臨到夜裏客人都散了,老夫人特意來看沈謠,塞給她一個檀木匣子,沈謠不知何意,打開看看裏面盡是田產、鋪子、房契之類的,甚至還有一沓子一百兩面值的銀票。
“祖母知道你素來不看重錢財,但女兒家嫁人後要使錢的地方多著呢,這裏邊是祖母和你父親的一點心意,你仔細收著。”老夫人拍了拍沈謠的手,態度很是可親。
沈謠卻道:“祖母放心,有他在我也受不了委屈。”
“你和翀兒都是好孩子,真是造化弄人!”老夫人將沈謠攔在懷中抱了抱,撫摸著她的臉頰道:“日後若是受了委屈便使人告訴祖母,祖母替你撐腰。”
沈謠胸中升起一股暖意,眼眸酸澀,同樣回報了祖母,啞聲道:“祖母也要保重身體,娓娓日後還要靠您撐腰呢!”
她甚少說如此暖心的話,更別說這番小女兒情態,老夫人見此對她更是心疼憐愛,一時竟有些舍不得,不覺淚水漣漣。
這一夜的魏國公府燈火通明,睡不著覺的豈止沈謠一人,杜鵑院的綠柳在屋內走來走去,不時望向外面的夜空。
自她向西南飛鴿傳書至今已一月有餘,按道理大人的指示早該到了。難道自己會錯了意,姬大人對沈家六姑娘並無兒女之情?
三月二十三日,宜祈福,求嗣,納彩,嫁娶。
不到五更沈謠便被秋娘撈了起來,由全福婆婆為她行開面儀式,繼而梳妝打扮,旁邊四五個婦人對著她唱著歌:“一梳梳到頭,天呀,二梳梳到尾,地呀,三梳狀元及第,父呀,四梳四季興隆,母呀,五梳五子登科……[1]”
沈謠這幾日睡得少,此刻聽著讚歌反而有些昏昏欲睡。
不多時,外面響起了鑼鼓聲,迎親的隊伍很快到了,外面又是鬧哄哄一片。以蕭翀的病情是不能來迎親的,應從皇室宗親中選一位適齡未婚男子迎親,但當今皇室人丁稀少,適齡男子除卻宮內的五皇子便只餘壽安郡主的兄長,說起來還有一位便是寧王世子,如今西南戰事起,他留在京城便是質子,自然不可能讓他出來迎親。
昨日她聽祖母說起,迎親的人是五皇子,只是這五皇子一向深居內宮,便是皇室宴席也很少參加,此番怎會突然答應提堂兄迎親,實在有些不尋常。
待她收拾妥帖,外面攔門的親友們都拿夠了紅包,將人放了進來。身著鳳冠霞帔,手持五彩團扇的沈謠被人牽著出了魏國公府。
一時鼓樂齊鳴,身旁盡是哭聲,沈謠依稀聽到了母親周氏的哭聲,不由偏頭看了過去,周氏此刻正拿帕子擦著眼淚,面上是她看不懂的覆雜悲喜,這一刻她頓覺釋然。
愛也罷,不愛也罷,她總歸是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。
沈謠坐在轎子上,迎親的隊伍一路吹吹打打,她被晃悠著就睡著了,迷迷糊糊間聽到紛亂的說話聲。
“我聽說這位魏國公府的六姑娘懂醫術,還救了不少人……”
“……這算啥,她十三歲便剖腹取子,將個小娃娃從死人肚子裏掏出來……”
“開膛剖腹?這不是妖魔所行之事,她一個小姑娘莫非是被鬼上身了!”
她耳力驚人,這幾人說話的聲音又大,即便有喧天鑼鼓,沈謠依舊聽得一清二楚,當日知曉她剖腹取子的皆是魏國公府的人,況且有老夫人下的禁口令,是誰怎麽大膽子竟此事傳了出去。
沈謠豎起耳朵仔細聽,發覺說此事的人並不在少數,恐怕不及明日,她剖腹取子的消息便能傳遍整個京城。
是誰在她成婚的節骨眼上散播這樣的謠言?
這時,外頭忽然響起了一陣喧天的哭聲,哭聲撕心裂肺,肝腸寸斷,街道上的百姓齊齊發出驚呼。
沈謠將轎簾掀起一角,只見漫天的紙錢飄飛,紅與白在天空中交織出一幕詭異的畫面,甚至有一張紙錢被風卷著吹入了轎簾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話要說:
[1]參考的是廣西玉林的婚喪風俗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坐上馬車,她撩開車簾已看不到分水亭,雨幕中的遠山近峰,亭臺金碧皆如夢境般恍惚不真實。
她平生很少欠人恩惠,如今卻不得不承認,她欠周熠寧的不止兩味藥、一個魯班鎖那麽簡單,只希望他能如她所願治好自己的雙腿,重新站起來,這便是對她最大的寬慰。
太子大婚後不及三日隨新婚妻子回門便匆匆奔赴戰場,隨行的還有武安侯及武安侯世子。
沈謠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,闔府上下俱已知曉。旁人不知寧王身份,但沈慧是知道的,乍然聽到這件事,她驚得張大了嘴巴,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。
待回門這日,見過長輩之後,便匆匆拉著沈謠詢問實情。
沈慧知道的也並不多,只是聽聞不久前敬妃入宮哭訴,說是寧王危在旦夕,太醫們都束手無策,她每日裏求神問佛,幸得白石道人指點迷津,留下四句箴言,指明要詩中女子沖喜方能救回一條命。
她從袖中摸出一張紙遞給沈謠道:“這便是那四句箴言,你看看。”
沈謠從未聽過這些,便拿起紙看了起來,只見上面寫著。
三起驚烏羽冢冢,
六分流火言危危。
青鳥不語別長安,
月滿撫缶星橋開。
原本只以為是江湖道士的胡言亂語,誰知一眼看過便覺驚詫。
羽冢冢,便是“翀”字。言危危,是沈謠的小字娓娓。
謠(謠),拆開來,就是言、月、缶。這四句裏面,有三句都提到了她。
沈翀在魏國公府時行三,沈謠在女眷裏行六。
而且後兩句,俱是說翀與謠需琴瑟和鳴,否則便有性命之憂。
“這白石道人是誰?”沈謠猜測這是敬妃為了促成二人婚事故意找人瞎編的,借了白石道人之口宣之於終。
沈慧道:“他可是大有來頭,說是國師亦不為過,只不過這人不喜功名利祿,喜歡雲游,他曾為先帝、太後,及當今聖上都批過命,且一一應驗,在民間都稱呼他為活神仙。”
“那他人呢,他是何時說的?”沈謠猶不信。
“聽說是一個月前,白石道人駕臨青雲觀恰逢敬妃為寧王祈福,便應邀入頤園為寧王算上一算,這才有了如今這四句箴言。他雖然人雲游他出,但他的徒弟還在青雲觀,且證實了敬妃之言,是以太後娘娘也同意了這門親事。”
沈慧拉住她的衣袖,言辭嚴厲道:“六妹,旁人不知道寧王的身份,難道你也犯糊塗嗎,以兄長的為人怎麽可能會同意這門親事,若非不知情,便是被人要挾了。”
事情的真相真如沈慧猜測得一般,自從成了蕭翀,失去了雙腿和光明,他便再也沒有成婚的打算,得知母親不經自己同意便定下了一門親事,來不及詢問對方是誰,便找母親對峙,他拒絕這門親事。
程氏幾番勸說無果,只得滿臉淚痕地對蕭翀說道:“這門親事你必須得應,否則母親便死在你面前。”
蕭翀仿佛被卡了脖子,拒絕的話再無法說出口。
“我之所以茍延殘喘活了這二十年便是為了尋你,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麽意思……”
程氏不住地掉眼淚,滾燙的淚水一顆顆砸在蕭翀的手背上,燙得他下意識縮手,程氏卻緊緊抓著不放,那眼淚也似流不盡,他便似在火上炙烤,煎熬的又何止□□。
“娘為你選的這丫頭也是個可憐人,她亦姓沈,閨名一個薇字,父親是工部員外郎,官職不大,先後兩位夫人,沈薇是先夫人所生,三歲喪母,又無兄弟照顧,續弦夫人先後生了兩子一女,對她很是刻薄,娘選了她,也是救她出火海。”
程氏早摸透了他的性子,知他不想連累別人,選個小官之女,倒是沒有辱沒了對方的身份,兒子的心裏也會好受些。
婚期雖然緊迫,但無論是魏國公府,還是敬妃都不想虧待了孩子,婚事籌備同樣隆重。
這麽緊的時間沈謠自是沒有功夫繡嫁衣的,況且她本就不善此道,嫁衣是皇家繡娘們夜以繼日,一針一線繡出來的。
一切都準備妥當,只等大婚這日來臨。
這日江婆婆來到魏國公府,沈謠見到她便問出了心中疑惑,“王爺可同意這門親事?”
江婆婆先是點頭後又搖頭。
“究竟是怎麽回事?”
江婆婆這才一五一十地將敬妃威脅加哄騙的手段說給沈謠聽,末了還叮囑道:“您可千萬別穿幫了。”
“他聽過我的聲音,這事兒怎麽能瞞得過去。”沈謠很不讚同敬妃的做法,但也無可奈何。
江婆婆同樣一臉愁容,“老婆子我來此便是想著要委屈姑娘暫時裝一裝啞巴,便說是發熱壞了嗓子,或是你那裏可有什麽藥吃了能讓人暫時說不了話,待事情出現轉機再恢覆聲音便是。”
漫說是敬妃了,便是沈謠也不敢冒險將自己的身份說給他聽,以他目前的心理狀態說不準真心存死志,趁人不備駕鶴西去。
沈謠道:“藥我有,但府上人可能瞞得住,韓七他……”
“韓七不久前犯了錯被王爺打發到外院,那些個暗衛也被他遣送回魏國公府,眼下府裏上上下下都被娘娘下了禁口令,日後您便是工部員外郎家的嫡長女沈薇沈姑娘。”
沈謠聽罷心中五味雜陳,韓七的事兒怕是與自己脫不了幹系。至於那些暗衛本來就是沈家的人,想必蕭翀不想再虧欠沈家。
江婆婆走後不久,沈謠便去見了祖母,將事情始末盡數告知,老夫人心中又是惱恨又是無奈,嘆氣道:“如此說來你身邊的丫頭一個都不能帶,便讓老婆子為你選些可靠的人一同陪嫁過去。”
“多謝祖母。”沈謠本就為此而來,考慮到婚後回門之事,又道:“如此一來,回門之日便要安排人演一出戲。”
臨到成婚的前幾日府內已熱鬧非凡,府上張燈結彩,宗親早早便到了,女眷更早上幾日,親友們拿來衣物收拾、鞋襪等物品為新娘添箱。晌午魏國公府作為東家自是要招待好客人,將親友按照尊貴大小,敬上八福長壽、六連高升、四季發財酒,客人們一塊兒吃吃喝喝,倒也和樂。
出嫁前一日的新娘是不能多吃多飲,整整一日她也不過是用了些配有桂圓、紅棗、花生的米粥,臨到夜裏客人都散了,老夫人特意來看沈謠,塞給她一個檀木匣子,沈謠不知何意,打開看看裏面盡是田產、鋪子、房契之類的,甚至還有一沓子一百兩面值的銀票。
“祖母知道你素來不看重錢財,但女兒家嫁人後要使錢的地方多著呢,這裏邊是祖母和你父親的一點心意,你仔細收著。”老夫人拍了拍沈謠的手,態度很是可親。
沈謠卻道:“祖母放心,有他在我也受不了委屈。”
“你和翀兒都是好孩子,真是造化弄人!”老夫人將沈謠攔在懷中抱了抱,撫摸著她的臉頰道:“日後若是受了委屈便使人告訴祖母,祖母替你撐腰。”
沈謠胸中升起一股暖意,眼眸酸澀,同樣回報了祖母,啞聲道:“祖母也要保重身體,娓娓日後還要靠您撐腰呢!”
她甚少說如此暖心的話,更別說這番小女兒情態,老夫人見此對她更是心疼憐愛,一時竟有些舍不得,不覺淚水漣漣。
這一夜的魏國公府燈火通明,睡不著覺的豈止沈謠一人,杜鵑院的綠柳在屋內走來走去,不時望向外面的夜空。
自她向西南飛鴿傳書至今已一月有餘,按道理大人的指示早該到了。難道自己會錯了意,姬大人對沈家六姑娘並無兒女之情?
三月二十三日,宜祈福,求嗣,納彩,嫁娶。
不到五更沈謠便被秋娘撈了起來,由全福婆婆為她行開面儀式,繼而梳妝打扮,旁邊四五個婦人對著她唱著歌:“一梳梳到頭,天呀,二梳梳到尾,地呀,三梳狀元及第,父呀,四梳四季興隆,母呀,五梳五子登科……[1]”
沈謠這幾日睡得少,此刻聽著讚歌反而有些昏昏欲睡。
不多時,外面響起了鑼鼓聲,迎親的隊伍很快到了,外面又是鬧哄哄一片。以蕭翀的病情是不能來迎親的,應從皇室宗親中選一位適齡未婚男子迎親,但當今皇室人丁稀少,適齡男子除卻宮內的五皇子便只餘壽安郡主的兄長,說起來還有一位便是寧王世子,如今西南戰事起,他留在京城便是質子,自然不可能讓他出來迎親。
昨日她聽祖母說起,迎親的人是五皇子,只是這五皇子一向深居內宮,便是皇室宴席也很少參加,此番怎會突然答應提堂兄迎親,實在有些不尋常。
待她收拾妥帖,外面攔門的親友們都拿夠了紅包,將人放了進來。身著鳳冠霞帔,手持五彩團扇的沈謠被人牽著出了魏國公府。
一時鼓樂齊鳴,身旁盡是哭聲,沈謠依稀聽到了母親周氏的哭聲,不由偏頭看了過去,周氏此刻正拿帕子擦著眼淚,面上是她看不懂的覆雜悲喜,這一刻她頓覺釋然。
愛也罷,不愛也罷,她總歸是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。
沈謠坐在轎子上,迎親的隊伍一路吹吹打打,她被晃悠著就睡著了,迷迷糊糊間聽到紛亂的說話聲。
“我聽說這位魏國公府的六姑娘懂醫術,還救了不少人……”
“……這算啥,她十三歲便剖腹取子,將個小娃娃從死人肚子裏掏出來……”
“開膛剖腹?這不是妖魔所行之事,她一個小姑娘莫非是被鬼上身了!”
她耳力驚人,這幾人說話的聲音又大,即便有喧天鑼鼓,沈謠依舊聽得一清二楚,當日知曉她剖腹取子的皆是魏國公府的人,況且有老夫人下的禁口令,是誰怎麽大膽子竟此事傳了出去。
沈謠豎起耳朵仔細聽,發覺說此事的人並不在少數,恐怕不及明日,她剖腹取子的消息便能傳遍整個京城。
是誰在她成婚的節骨眼上散播這樣的謠言?
這時,外頭忽然響起了一陣喧天的哭聲,哭聲撕心裂肺,肝腸寸斷,街道上的百姓齊齊發出驚呼。
沈謠將轎簾掀起一角,只見漫天的紙錢飄飛,紅與白在天空中交織出一幕詭異的畫面,甚至有一張紙錢被風卷著吹入了轎簾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話要說:
[1]參考的是廣西玉林的婚喪風俗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